“十四五”时期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远景目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的未来15年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是这样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些目标,体现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符合现代化的共同标准,更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前景。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面的,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彻底告别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多人,这些历史性成就,标志着我国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扩大人民富裕的范围,不断提升人民富裕的程度。共同富裕的步伐决不会放慢,为了进一步解决现阶段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兼顾了实际需要和发展可能。在新发展阶段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推向前进,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成熟完善、优越性不断彰显的一个明证,必将极大鼓舞亿万中华儿女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
立足我国发展实践,不断深化对发展的认识,是我们理解这样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的关键。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发展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达到了新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鲜明特点。近年来,我国经济之所以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能够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乘风破浪、稳健前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心全意办好自己的事。当前,我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弱项。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是顺应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必由之路。
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十四五”规划的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六个新”的主要目标,即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紧紧围绕“六个新”的目标要求,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从12个方面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作出了部署,这就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落实好这些目标任务,必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创造良好条件。
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制定实施“十四五”规划,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科学指引和重要保证。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起草“十三五”规划建议时,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成为编制和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总体思路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就是指挥棒、红绿灯。“十三五”时期,全党全社会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升华中,以新发展理念为导向的政策框架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新发展理念的成效日益显现并不断加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行动更加坚决。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就是要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坚定不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我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迎难而上,把握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谱写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丽史诗。抚今追昔,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凋敝、百废待兴,我们党带领人民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1954年,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不久,毛泽东同志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号召全国人民努力工作,“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中国一路走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远比想象的大得多,所花的时间也比设想的长得多,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志和决心从未动摇,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奋斗。如今,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如期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满怀豪情地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十四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和2035年远景目标,将极大地激扬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在新发展阶段豪迈前行!
(编辑: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