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力群,山西灵石人。擅长版画、中国画。1931年入国立杭州艺专,1933年参加“木铃木刻研究会”,从事版画创作,并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木刻版画《鲁迅像》,成为流传最广的鲁迅像。
仓夷,原名郑贻进,仓夷是其当新闻记者的笔名。祖籍福建省福清县,1921年生于新加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毅然回到中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自山西民族革命大学结业后,先后任民族革命通讯社、《救国报》《晋察冀日报》、北平《解放》报记者。期间深入边区群众生活,写下了大量有血有肉、动人心魄的通讯和报道,是晋察冀边区最年青、最优秀的新闻记者和报告文学作者之一。
—— 红云知库《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是毛泽东1938年10月14日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政治报告《论新阶段》的第七部分,最早收入同年11月5日编印的《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文献》,编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时单独成篇。
—— 其它
田间(1916年5月14日~1985年8月30日)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县开城镇羊山人,著名诗人。1938年春夏,到延安与文艺界同仁共同发起街头诗运动。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诗形式多样,信天游、新格律体、自由体都有尝试。在新诗的民族化、大众化方面,他作过一些探索,以平朴的描述和激昂的呼唤形成了明快质朴的风格。其诗作《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传遍全国,被闻一多称为“擂鼓诗人”“时代的鼓手”。
—— 红云知库
八路军高峪兵工厂,又称八路军军工部三所,位于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高峪村,是1939年10月在八路军总部领导下成立的军需兵工厂,主要生产制造步枪、手榴弹、地雷等武器装备,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晋冀鲁豫兵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 红云知库